华南地区社区室外植物微环境设计指引毕业论文

 2021-04-20 11:04

摘 要

本文依据生物学、生态学及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基于现有的环境状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作用,筛选搭配出适合华南地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南方地区可用于园林绿地系统群落搭配的植物种类很多,研究场地构建形成的群落结构不仅生态效益好,景观效果也美,探索得出的几个典型景观群落配置方案可用于指引以后建设新社区植物种植之用。

关键词:植物群落;种植设计;生态园林;华南地区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elect suitable nearly natural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uth China which is based on principle of biology, ecolog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pla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southern region a variety of plant collocation can be used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green space system community.In study site th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not only has good ecological benefits,but also landscape effect is beautiful.What’s more,several typical landscape community configuration scheme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mmunities of plants.

Key words:plant community;plant design;ecological garden;south China

目 录

前 言 1

摘 要 2

1文献综述 5

1.1国内研究现状 5

1.2国外研究现状 6

2研究内容及方法 7

2.1研究内容 7

2.2研究区域概况 7

2.2.1气候条件 8

2.2.2植物资源 8

2.3研究方法 9

2.4技术路线 10

3结果与分析 11

3.1东至西剖面 11

3.2北至南剖面 12

4结论与讨论 13

4.1棕榈植物景观 14

4.2阔叶混交林植物景观 14

4.3水生、湿生植物生态景观 15

5问题与建议 17

5.1可能存在的问题 17

5.2建议及构建措施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文献综述

1.1国内研究现状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使得人类认识到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和滥用所造成的后果。应运而生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给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思想[5]。近年在国内外相继提出“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园林城市”等观点[1-6]

国内学者对于人工植物群落的研究开始于城市森林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7,8]

20世纪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城市园林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

60年代是我国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城市园林工作者不失时机以"见缝插针"的精神,挤入社会主义建设行列;

70年代末,城市园林工作者,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

80年代,我国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园林[9]。提出生态园林应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10],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它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内涵的园林才能称其为生态园林[11]

1991年历史刚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便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张浪通过对上海市公园绿地主要植物群落的调查[12],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和建群优势种以及景观相似性特征,提出将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分为6种类型:观赏型植物群落、保健型植物群落、环保型植物群落、文化艺术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科普知识型植物群落。

聂磊提出城市生态绿化概念,即依靠科学配置,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地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宋兴琴等提出在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13],包括:群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相变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以及景观的异质性、文化性等方面原理。

储亦婷等依据生活型系统对苏州拙政园的植物群落与浙江天童森林公园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活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城市绿地近自然的植物景观设计,提出将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与地带性植被生活型结构特征相结合的植物景观生态设计方法[14,15]

王浩等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为指导城市生态绿地中绿化的布局、数量、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种间关系,为其提供结构优化方法。并提出生态园林的构建原则要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李房英[16,17]等对福建省福州市134个园林绿地调查植物种类配置讨论出城市利用乡土植物比率不高[18,19],丰富城市植物种类大有可为。要建立复层结构植物空间,稳定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植物多样性。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欧洲园林历史上,早期的园林发展一直以崇尚富有明显的装饰性的外来植物和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形式为自身特色,较东方传统造园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更强的征服自然的色彩。西方古典城市以规整式植物配置为主。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城市建筑较为协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英国则以自然式的植物景观而与众不同,体现了植物个体和群体的自然美[20]

欧美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在1844年有人提出城市的公共绿地是城市的“肺”的观点,呼吁建立城市“开放空间”。而真正从生态的高度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当推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他对自然风景园极为推崇,运用这一园林形式,他与唐宁于1857年在曼哈顿规划之初,就在其核心部位设计了长2英里、宽0.5英里的巨大的城市绿肺: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of New York),公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特征,着重大面积自然意境,四周用乔木绿带隔离视线和噪声,使公园成为相对安静的环境。采用自然式布置,园中保留了不少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林木繁盛,大片起伏的草坪,林沿水边,花木争艳,林中偶尔还能看到野生的小动物,生机盎然,俨然一派城市山林[21]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